Yuan

嘎仙洞位于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,嫩江支流甘河的北岸,是建立北魏王朝的古代鲜卑族祖先的旧墟,即拓跋鲜卑的祖庙所在之地。这里峰峦层叠,树木参天,松桦蔽日。洞在峭壁之上,高出平地约5米,洞口西南向,南北长90多米,东西宽27米许,高20余米。相传为仙人洞府。洞内西壁距洞口15米处,有北魏太平真君四年(443年)摩崖石刻。据《魏书》载,乌洛侯国世祖太平真君四年来朝,“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,石室南北九十步,东西四十步,高七十余尺。”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中书待郎李敞去祭祀,并“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”。友人介

2023-07-21  99
Yuan

1、元氏大祠堂理学名家之匾(注意:不是流坑的理学名家宅!)元良,元敬,元功在当年学识渊博,著作上有治国理论下有富民良策,固有御赐:豫章文献,理学名家之匾。明朝万历年叔佑公后裔元良,元敬,元功掌教豫章学院,御赐诸公为理学名家,因此乐安大祠堂有该副盈联及横副,自从御赐后我乐安元氏每逢婚庆,或文,武中举等大喜事都要举出理学名家之牌扁游街,县城人一看到牌扁书字就知是元氏家族喜事。元氏大祠堂因面积大加之橱房用具还有傍屋等配置,所以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征为公用住军,或伤员,解放后也成了公产,用于开三,四级扩大

2021-08-09  769
Yuan

一,敦孝第。盖孝第为百行之厡,家之所以齐国,之所以治天下,之所以平皆积,诸此故六经中,恒敦切言之,凡我族子孙细求诸六经之中实体,诸日用之际则宇宙太和之气聚於一门,岂不是一大快事?一,急国课。军国粮储自昔为重急,公奉上於今为烈故,逋负则为顽恶而刑罚必加浮费,日甚好义则为良民,而谴呵不及,农工不荒何乐如之,甚至包粮拖欠,寄税累掯,其罪尤甚可不戒诸!一,重农桑。国以农为本,民以食为天,衣食足则礼义生然,衣食之源出於土而聚於农,故勤则所获者多而无饥寒之患,惰则可获者寡而有贫乏之虞,此其易见者豳诗具在,可

2021-08-09  585
Yuan

金秋十月,宗祠竣工,氣勢磅礴,映顯騰達。子孫皆歡,流芳萬世。 上朔元氏,上下千年,時値北魏,聖君元宏,開明賢徳,效仿漢族,一切從之,更換復姓,元姓為本。滄桑巨變,乾坤沉浮,定居豫郡,根繁葉茂,祖祖輩輩,勞作生息。 南宋期間,縣邑未建,隸屬他郢。鄰近他縣。一一四九,樂安建縣,鼻祖從周,隨同長輩,定居羅陂,數年之後,遷徒縣城,生生息息,人財两旺,先輩奮發,直至民國,元姓強殷,數姓之中,系為望族。 五世叔佑,理學慧師,聚賢集資,興建宗祠,耗資巨額,白銀數千。占地十畝,宗祠建成。樂安之冠,名達千裏,堪稱

2021-07-09  593
Yuan

我于一九四五年九月一日,进入全县最高学府一一 乐安初级中学为英语专任教员。我本着做一个教师应尽的职责一认真备课,认真施教为立脚点,得在该校连续任教达五年之久,终来因校长更迭频繁而遭解聘。乐安初级中学创建于一九三九年七月,至我入校任教时,毕业出校学生已逾四届。是时,学校设在“元氏大祠”。据元氏宗谱记载,是祠的建立,始于元朝至正壬辰年,由元姓先八世祖——仁本公首倡创建,仁本公去世后,由其于九震公续建。至明朝成化丁酉年,由九震公儿子贡理公完成。创建时间持续一百二十多年,到现在历时五百年。祠宇结构雄伟,

2021-07-09  657
Yuan

一、 江西省崇仁县元氏家族始迁祖子皙公,唐开元四年由河南洛阳到江西省崇仁县任县令,落籍浯瀯桥(现更名元家桥)繁衍至今40代,人口数千人。非常难得的是这个家族有较完整的家谱记载, 字辈谱:东麟铭海 桂炳坚华 从克尔经 世碧仲南祖伯自华 荣宗钦延 以应维道 盛德裕崇肇基浯瀯 仁义忠信 诗礼雍容 明良辅国彬雅庚杨 智勇有松 君臣宇宙 仕宦廉敏二、 江西省九江市元氏家族字辈谱:三、 广东省惠来县元氏家族靖海《元氏族谱》是这样记载的:“我一世始祖讳朝公携其长子即二世祖帝佐公,于明洪武三年(1370)三月由

2021-07-09  2152
Yuan

(一) 上月17日去静海祭祖回到家,我把族谱中各次修叙家谱的序言逐字逐句的看了一遍,2000年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: “按照初衷,本不愿遗漏一人,但由于种种原因,年湮日久,历史留给我们的仍有难以弥补的缺口。如:河南固始、北京采育镇,原谱序言提及有我族人,谱表亦有所载,此次去人专程寻访无着,徒劳往返,甚为可惜。再有,山东泰安有玄姓、元姓万余人,经联系无谱可考,难于接叙;胶南草场、诸城朱解村,有玄姓千余人,为我族支系,迫切希望接叙,但限于经济条件,未能如愿以偿;潍坊昌邑五元村,皆

2021-07-09  76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