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芙蓉山八首 其六朝代:元代 作者:何中花开风自柔,谷深日无晖。高萝鸟声转,葱翠摇阴霏。孤娱有穷深,境异心不移。东峰虎长啸,西涧獐争啼。运往人理尽,物新古道违。欣然抱奇怀,白云遥相知。日夕意犹缅,信有忘归时。 何中:(1265—1332)元抚州乐安人,字太虚,一字养正。少颖拔,以古学自任,学弘深该博。文宗至顺间,应行省之请,讲授于龙兴路东湖、宗濂二书院。有《通鉴纲目测海》、《通书问》、《知非堂稿》。
宋 绍兴十九年(1149年),划崇仁的天授、乐安、忠义三乡和永丰的云盖乡全置一县,名为乐安县。县治设鳌溪,县署设北门古塘。 绍兴二十年(1150年),在古塘右侧造学宫(即孔庙),县署迁于学宫侧(信县电影院后面)。 绍兴二十年(1150年),且令魏彦林鉴于乐安舟车难通,上书请求获准将59900余石官租(田赋)折交钱币。 绍兴二十五年(1155年),县署迁于詹圩(今鳌溪一小校址)。 淳熙六年(1179年),造县署,修学宫。 淳熙九年(1182年),首修《乐安县志》。 绍定三年(1230
乐安县实验小学乐安县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名校,坐落于县城长征路中段南侧,宝塔路4号。其前身为“鳌溪书院”,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,改为乐安县立高等小学堂。1927年,詹世清先生创办为“乐育小学”,后更名为鳌溪小学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先后更名为乐安县第一完全小学、鳌溪完全小学、鳌溪中心小学、乐安县城关镇小学、鳌溪“五七”小学、鳌溪完小、城关一小。1985年8月,定名为乐安县实验小学。百年沧桑,承各级领导悉心关怀,蒙历代贤达励精图治,经无数师生发愤图强,而今的实验小学焕然一新,走出了一条可持
《乐安县志》万历,孟楠修;《乐安县志》康熙23年1684,方湛、詹相廷;《乐安县志》同治10年1871,朱奎章;《乐安县志》1986-2016;《中国民间故事丛书,江西抚州·乐安卷》2013;《中国民间故事丛书,江西抚州·乐安卷》2016;
乐安县辖鳌溪(含原石陂、潭港两乡)、公溪、山砀(含原航桥乡)、龚坊、戴坊(含原鹏洲乡)、牛田、万崇、增田、招携(含原望仙乡)9镇,湖溪、罗陂、湖坪、南村、谷岗、金竹畲族乡(由金竹、坪溪两乡合并而成)、大马头7乡,流坑管理局、721矿、261地质队等,面积2412.59平方千米,2020年末人口约37万。方言有:(1)乐安话:属于赣语抚广片临川小片。(2)客家话:南部招携、金竹、坪溪3个乡镇的30多个闽粤移民村(包括畲族)的一部分使用。(3)畲话:与客家话较接近! 分布在金竹、坪溪两乡的部分村落。
乐安县只有16个乡镇,但却有三四种土话音,最具特色的有四种方言:一是西线牛田方言(即万崇、牛田、罗陂、湖坪这四个乡镇一带);二是北线龚戴坊方言(即戴坊、龚坊、山砀、公溪四个乡镇一带);三是南线招携方言(即招携、金竹二个乡镇一带);四是中线乐安县城方言(即增田、鳌溪、南村、谷岗、湖溪、大马头等六个乡镇一带)。乐安话,“吃”称“恰”,“吃东西”称为“恰东西”,熟人相见的第一句招呼语便是:“恰里饭么?”。不能或不够称“冒本”,“大”称“亥”,“人”称“银”,“大人”叫“亥银”;“妇女怀孕”称“做亥银”
乐安话是赣语的一个分支,与崇仁、宜黄、抚州等地赣语极为接近。亦可以通话。乐安位于江西省中部,属抚州市。乐安县东邻崇仁、宜黄;东南连宁都;西南接永丰;北毗丰城;西北靠新干。乐安话属赣语抚广片。乐安境内方言大致可分为县城话、公溪话、戴坊话、罗陂话和招携话五个小片。赣语是江右民系使用的主要语言,在语言学上是指分布于江西赣北、赣中、赣东、赣西以及湖南东部(包括洞口县以及绥宁和隆回的北部)、湖北东南部、安徽西南部和福建西北部具有较大相似性的一种语言,包括近一百个县市,使用人口约5500万,是汉语八大语系之
Yuan 2021-07-09
Work 2022-03-18
Work 2021-06-18
Work 2018-06-21
Life 2021-07-07
Work 2006-06-21
Work 2014-06-20
Work 2017-06-21
Work 2019-06-21
Work 2017-12-20
扫码二维码
获取最新动态